美媒关注中国努力砍掉"僵尸企业":经济转型非坦途
作者:发布时间:2016-05-31 09:06:07来源:参考消息网浏览次数:612
5月30日美媒称,中国各省出炉的一季度生产总值(GDP)报告进一步证实,中国经济只有一个引擎在运转,而一季度经济的表现反映了能源和重工业部门与服务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中国经济一季度6.7%的增长率中,服务业的贡献最大。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5月22日刊文称,制造业下滑和服务业提升的程度是否处于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可控范围内,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一方面,中国致力于把中国经济从低工资、出口依赖型转变为高收入、消费型。地区经济表现存在差异,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中国政府有意缩减经济某一组成部分的规模,同时刺激另一组成部分发展,直到两个部分接近平衡。正是这个去产能过程引发了工业部门当前经历的严重萎缩。
从澳大利亚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再到英国,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钢铁和铝产品供应过剩,经济已经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的贸易伙伴认为是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扭曲了市场现状,于是气愤之下它们开始反击,对从中国进口的煤炭征收关税,以恢复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今年3月,美国对中国冷轧钢产品征收265.79%的关税,之前还对中国的耐蚀钢产品征收255.8%的反倾销税。
文章称,贸易伙伴的抱怨似乎正在产生效果,中国与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经过一年多的争吵后,终于同意取消对纺织、钢铁、化工、医药、建材以及农业等行业的补贴。然而中国为取消行业补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预计相关产业将流失大量工作岗位,中国政府划拨了230亿美元资金用于安置下岗工人。大约200个尚在计划中的燃煤发电站现在可能永远无法见天日了,而其他发电站可能要推延到2018年以后建设。政府的目标是削减目前已超过5亿吨的煤炭过剩产能。其他效益低下的产业将出现大规模人员下岗,政府寻求最终采取行动砍掉所谓的“僵尸国企”。这些企业接收其他公司的富余人员,地方官员认为它们有助于保持官方失业率在较低水平,这类企业的员工领着薪水,但却没什么有意义的工作要做。
文章称,然而中国面临的难题不止这些,数十年激进的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依然迫在眉睫。随着越来越多土地被工厂和城市发展侵占,耕地面积也越来越小。文章认为,所有这些都是中国过去40年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副作用。一些中国企业的发展以环境为代价。
文章称,中国当前的经济困境背后还隐伏着环境危机,应对这个危机的唯一方法就是去产能,接受比现在要慢得多的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