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河北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高级搜索
选择分类:
关 键 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速递 > 技术性贸易措施专栏

下半年全球经济是明是暗

作者:发布时间:2019-07-23 11:02:53来源:国际商报浏览次数:902

 专家圆桌

梁艳芬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李巍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刘向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魏李萍 北京大学-国能中电联合培养博士后、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排名不分先后)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纷纷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贸易组织也将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从3.7%大幅下调至2.6%。市场预计全球央行降息潮正扑面而来。在此背景下,下半年全球经济前景是明是暗?中国经济该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特邀业内专家进行剖析。

1

国际经济下半年走势如何?

梁艳芬:今年下半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增长,但预计风险增大、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保护主义影响继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全球制造业成本上升,非制造业经营风险加剧。

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一季度虽然保持了3.1%的增长,但二季度增速估计只有1.2%~1.5%。下半年美国经济也不乐观:制造业萎缩,非制造业指数下滑,贸易逆差增大,这些都威胁到美国经济;同时,美国政府再度面临债务上限的问题。美联储迫于政府压力和经济表现已表示准备降息。

欧元区方面,今年开局不利受到诸多问题困扰,围绕意大利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和德国经济放缓的担忧日益加剧。其中,德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主要是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而汽车产业是德国支柱产业,一旦汽车产量下降,受损的不仅是德国经济,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都将遭受重大损失。欧洲经济面临的另一大困扰是英国脱欧。长期胶着的英国脱欧会否在新首相上台后解套,需拭目以待。英国只有有序脱欧,才有望实现经济增速小幅提高,如果是无协议脱欧,则不仅英国经济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李巍: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政策纠结和不确定性较大的阶段,各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减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美国经济面临短期利好政策的提前透支,尽管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意外强劲,但经济边际增长已放缓,产出端企业设备投资、需求端居民消费均较为疲弱,内生动力后劲不足,预示着增长高峰已过。欧元区工业增加值连续缩减,制造业持续衰退,且贸易保护主义、英国“无协议脱欧”之忧、多国国内政治局势动荡、银行系统存在隐患、人口老龄化加速等风险因素还在不断积聚,欧洲的英、德、法、意等大国受制于外需减弱等增长前景并不乐观。

中国经济处于结构性去杠杆的阶段,短期内增长难以快速反弹。日本经济增长仍然缺乏亮点,景气指数、综合PMI、消费者信心指数均连续下调。在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中,印度、印尼处于大选年;土耳其、巴西经济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长难现太大惊喜;俄罗斯、巴西、南非制造业PMI均呈下滑态势,加之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更加恶化,主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整体下行压力将持续显现。

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宣布降息后,韩国、南非、印尼以及乌克兰等国央行也宣布降息,美联储近期接连释放出降息信号,全球降息潮能否提振各国经济,宽松政策是否有效,仍有待接受市场考验。

刘向东:预计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继续放缓,但会逐步趋于平稳甚至有所反弹,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较小。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动力减弱,这主要是受保护主义影响,倘若保护主义倾向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短期内很难有所反弹,会使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主要经济体已开始采取措施调整货币政策,以免经济增速放缓变成惯性下行。只要货币政策转向提振国内经济,预计可以抵消保护主义政策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增速能否平稳反弹要看哪种政策作用大。倘若经济下行风险危及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自身利益,相应的保护主义政策也有可能调整,集体性的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引领全球经济遏制下滑的惯性。

魏李萍: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一路放缓,从5.4%一度降至3.2%,近些年在3.4%左右盘桓,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周期性疲软阶段。

北美板块,美国经济于2019年年中走入周期拐点,为提振经济增长,美联储频繁释放“鸽派”信号,货币政策由单向紧缩重回相机抉择。欧元区陷入裂变魔咒,今年法国经济预估增速为1.3%,略高于其他国家,英国经济增速预估低达0.8%,德国为0.7%,而意大利则面临经济衰退。

亚洲板块,日本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局势也不容乐观。考虑到日本近年来对CPI的人为压低以及消费税上涨带来的收入缩水,加上日本老龄产业经营模式未能规模化复制,未来半年日本的经济增速还将持续放缓。受地缘政治、产业类别与规模等因素影响,韩国经济增速一直不温不火,受益于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扩大,出口和投资有望温和复苏,韩国经济在下半年的增长有望小幅回升。

全球经济普遍疲软、多国央行纷纷降息并非意味着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中枢的全面垮塌,而是对近几年供应过剩导致经济下行、进入产业结构性调整的正常反映。

2

下半年国际经济的主要风险集中在哪些方面?

梁艳芬:下半年世界经济需密切防范的主要风险至少有两点:一是加征关税所造成的贸易摩擦是否会持续蔓延。从目前来看,美国保护主义思维不会发生逆转,影响还会继续发酵。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美国决定对法国政府通过的数字服务税法案发起调查。一旦确定该法案具有歧视性,对美国贸易造成负担或限制,美国报复行为在所难免。

二是美联储一旦降息可能造成国际金融风险。最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的言论已开始为降息作铺垫。美联储的软化政策肯定会导致美元贬值,由此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新的动荡。美元贬值将使进口成本上升,加上关税上升的影响,双重拖累必将使美国大幅减少进口。美元贬值还可能降低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的吸引力,使金融市场失控,加大全球竞相贬值的可能性,由此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李巍:风险主要来自五方面:一是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摩擦。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导致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给市场预期和全球贸易链、产业链、资本链、供应链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干扰,并且可能引起金融市场动荡,导致贸易和投资放缓。经贸摩擦一旦升级,下半年出现互相大规模加征关税的情况,将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二是伊朗问题等地缘冲突升级。美国与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的紧张局势不断升温增加了地缘政治失控的危险,油价的持续上涨会对中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全球主要石油进口国和地区带来负面冲击,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三是美国经济走向。金融市场环境趋紧和经济刺激措施效果衰退可能成为美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驱动因素,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如何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值得关注。美国经济如果明显减速,美联储可以放慢加息节奏,但如果通胀率同时上升,美联储将不得不优先采取提高利率这一手段。如此一来就会造成过度紧缩,最终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四是英国脱欧形势仍不明朗,但势必影响欧盟一体化进程,可能进一步加快欧洲碎片化。市场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存在,使得欧洲增长前景比较悲观。

五是全球债务风险。IMF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债务升至244万亿美元,为全球GDP的318%,全球政府债务总额超过65万亿美元。债务风险能否得到有效化解是全球经济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旦债务违约大规模爆发,不仅将导致消费与投资萎缩,也可能进一步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刘向东:下半年国际经济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首先是贸易紧张局势导致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中美经贸摩擦风险仍未有效消除,经贸磋商重启仍面临未知数。此外,日韩经贸摩擦愈演愈烈给全球贸易和产业链造成一定冲击。其次,与地缘政治冲突有关的不确定性风险依然严峻。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崛起已引发地缘政治的剧烈变化,英国无协议脱欧的风险较大可能引发欧洲地区的连锁反应,冲击欧洲经济;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引发的地缘冲突已引发国际商品市场情绪的剧烈变化,朝鲜半岛局势仍未明朗,随时有可能威胁到地区安全。最后,集体性货币贬值风险依然存在。由于预期增长放缓,全球已有多个央行采取宽松措施并开始降息。特别是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欧元区和日本仍维持量化宽松不变,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已降息应对。这些举措的落实可能引发货币政策集体宽松,引导货币竞争性贬值,有可能引发新一轮资产泡沫,对正在处理资产泡沫和债务高企的经济体造成压力。

魏李萍:下半年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地缘风险重新集聚,中东、东南亚、欧洲、非洲部分地区暴力恐怖事件多发,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朝鲜半岛等局部地区有摩擦升级、发生武力冲突的可能。地区安全风险使大量资本徘徊不前,跨区域的产能合作与人才流动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撤离现象。

第二,美国主动挑起的贸易摩擦使亚欧大陆许多国家的传统进出口项目受到强烈冲击,全球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分化与重组打破了国际贸易市场的原有秩序,使诸多行业陷入困顿。为“重塑”新的国际经济合作秩序,美国一边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边将北美自贸协定升级为美墨加协定。与此同时,日本牵头将原TPP变成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力图延续和优化既有的区域经贸合作规则。不断涌现的新组织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固有区域合作组织间的兼容与协同仍有待对接与磨合。

在大西洋另一侧,英国硬脱欧的可能性仍未排除,英国与欧盟之间关于金融、关税等方面尚未达成新的协议,这使欧盟成员国与英国国内金融、外贸产业界对市场缺乏信心,短期内投资与合作将继续呈现低迷走势。此外,石油价格波动威胁能源安全,制约经济增长。全球债务问题也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

3

中国经济如何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

梁艳芬: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在今后一个时期可能常态化,因此中国应当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第一,继续加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多元化发展模式,通过减税降费等财政手段增加内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积极推动制造业和货物出口增长的同时,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第二,积极落实近一个时期的开放措施,特别是金融业开放举措,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必将带动一批新的国际资本流入。第三,继续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巩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形势,进一步开拓非洲市场。第四,充分挖掘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潜力。第五,提高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下半年美国降息的可能性增大将诱发全球新一轮宽松政策的到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中国应做好防范汇率风险和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

李巍:中国还需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首先,减税降费政策需要得到持续贯彻。从今年一、二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减税效果显现,年内消费表现亮眼。在稳杠杆和减税的政策组合下,消费有望带动中国经济下半年企稳。其次,继续发挥去杠杆作用。过去两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但今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再度上升,企业部门加杠杆是主要原因。要稳妥化解私人部门债务,政府部门可适当增加债务,将私人部门的杠杆部分转到政府。再次,要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尤其要发挥科创板的作用,鼓励企业创新。

刘向东: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首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继续提高生产率和长期增长率。随着中国经济更加依赖消费,中国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仍会保持。

目前,中国消费升级增长潜力巨大。为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政府应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加快释放近14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同时,为了更好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还应加快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设施功能,补齐医疗、托幼、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短板。

魏李萍:内敛提质正是在国际环境变局丛生的挑战下自主浮沉的关键所在。首先,深化结构性改革,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大消费”和“新经济”为引领,为经济长足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其次,提升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持续改善融资结构,在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的同时,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再次,坚定扩大全球经济与产业合作的成果,从区域经贸合作关系的落地着手,积极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达成全面的协同合作,将“一带一路”建设与共建国家的经贸政策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将外部资本、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利紧密结合,让高规格的全球经济合作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