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河北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高级搜索
选择分类:
关 键 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速递 > 技术性贸易措施专栏

2022年前三季度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作者:发布时间:2022-11-02 16:42:35来源:广东省WTO/TBT中心浏览次数:310

 2022年前三季度TBT通报情况

2022年前三季度(1月1日至9月30日,下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164个成员中共有82个成员提交了2930件TBT通报*1,其中包括1683件新通报、1205件补遗和勘误通报、42件修订通报。提交通报数量位列前10位的成员依次是:乌干达、美国、巴西、坦桑尼亚、肯尼亚、以色列、卢旺达、欧盟、布隆迪、韩国

注:本表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来源于本网站《2021年前三季度TBT通报和欧美召回情况》,“一带一路”和RCEP成员数据除外。

2022年前三季度提交TBT通报数量前十的成员以发展中经济体为主,且总体变化不大。70%的成员为发展中经济体,集中在非洲地区;80%的成员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位列前十。其中,乌干达提交的TBT通报最多(479件),同比增长27.7%,另外TBT提交数增长较多的还有美国,为24.4%;巴西提交的TBT通报数同比则下降10.9%;其他国家如坦桑尼亚、肯尼亚、卢旺达等提交的TBT通报数同比变化则不大;布隆迪和韩国则为新进入前十的国家,分别排名第9和第10。

在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9个国家中*2,本年前三季度共有54个国家/地区提交了1679件TBT通报,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占WTO成员总通报数的57.3%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3成员2022年前三季度共提交了317件TBT通报,同比下降15.2%。韩国、泰国、中国和菲律宾提交的TBT通报数较多,均超过40件,共占RCEP成员总提交通报量的66.9%。相对而言,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和文莱提交的TBT通报数量较少,均不足10件。柬埔寨、老挝前三季度并未提交TBT通报

 

(如无特别注明,本节数据均来源于WTO官网,收集于2022年10月9日)

 

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欧美消费品受阻情况

本简报所述“受阻”是指产品被当地海关拒绝进口、自动扣留以及进入对方市场后被召回等多种出口受阻情况。本节重点介绍美国CPSC召回和欧盟Safety Gate通报。

【美国】

2022年前三季度,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共发布215例召回通报(Recall),同比增加24.3%。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消费品)共115例,同比增加8.5%,占美国CPSC召回总数的53.5%,比重较上年同期减少7.8个百分点,涉及金额约28.7亿美元。此外,有33例是美国与加拿大联合进行召回,占中国产品被召回通报数的28.7%。

前三季度,中国输美产品被召回最多的产品为儿童用品(20.0%)、电器/电气设备(19.1%)和纺织服装(13.9%)(见表2、图3)。

被召回的23例儿童用品中,有11例产品可能形成小部件,存在幼童呛噎、窒息或勒毙的风险;有4例产品含有过量的铅,铅有毒性,摄入可能导致不良的健康问题。被召回的22例电器/电气设备产品中,有14例存在烫伤、烧伤或着火的风险。被召回的16例纺织服装产品中,有14例为儿童睡衣、睡袍产品,均因不符合易燃性标准而存在烧伤的风险,但均无人身伤害报告。

 

(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来源于美国CPSC官网,收集于2022年10月8日;

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来源于本网《2021年前三季度TBT通报和欧美召回情况》)

【欧盟】

2022年前三季度,欧盟非食品类危险产品快速预警系统-安全门(Safety Gate,旧称:RAPEX)共发布1546例危险产品通报,同比增加1.6%。其中,原产地为中国的通报有789例,同比增加13.4%,占欧盟Safety Gate通报总数的51%,比重较上年同期上升5.3个百分点。原产于中国被通报最多的产品为玩具(34.7%),另外还有电器用品与设备(13.1%)、纺织服装和时尚物品(9.4%)等

 

 

前三季度中国输欧玩具被通报的主要原因有:玩具的部件容易脱落或易被接触,儿童可能会把它们放进口中并导致呛噎;玩具含有过量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危害儿童健康。对我国输欧玩具通报最多的国家是波兰(74例),其中通报最多的是玩具水晶泥(20例)和塑料娃娃(13例),被通报的主要原因是玩具水晶泥中硼的迁移量过高和塑料娃娃中含有过量的邻苯二甲酸盐,可能会损害儿童的生殖系统。

在电器用品与设备方面,前三季度德国共通报中国产圆锯刀片16例,不符合法规均为机械指令和EN 60745-2-3。被通报的原因是圆锯刀片可以被安装在角磨机上,使得其可能被用作手持圆锯,与原来设计的用途相反。因此,这可能会导致反冲或让使用者失去对工具的控制,造成伤害。

中国产的纺织服装和时尚物品被通报数共74例,同比增加208.3%。其中儿童相关产品有29例,不符合法规主要为通用产品安全指令和EN 14682,被通报的原因主要是产品的拉绳可能成为儿童各种活动中的羁绊,导致勒毙;指甲贴片有27例,不符合法规均为化妆品法规。

对中国输欧消费品提交通报数量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波兰(14.8%)、德国(11.9%)、匈牙利(9.5%)、罗马尼亚(5.6%)和法国(5.6%)。其中,波兰通报最多的产品是玩具(74例);德国通报最多的产品是珠宝(29例);匈牙利通报最多的产品是照明设备和灯串(25例)

 

 

(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来源于欧盟Safety Gate官网,收集于2022年10月8日;

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来源于本网《2021年前三季度TBT通报和欧美召回情况》)

 

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欧美农食及医疗器械产品受阻情况

本简报所述“受阻”是指产品被当地海关拒绝进口、自动扣留以及进入对方市场后被召回等多种出口受阻情况。本节重点介绍美国FDA拒绝进口和欧盟RASFF通报。

【美国】

2022年前三季度,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共计通报拒绝进口产品12055批次,同比增加22.3%,对中国输美产品(含农食产品、医疗产品、化妆品及烟草产品等)通报拒绝进口1817批次,同比减少2.8%,占美国FDA通报数的15.1%,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

在农食产品方面,美国FDA通报拒绝进口农食产品5764批次,同比增加41.7%。中国输美农食产品被拒绝进口通报543批次,同比增加32.8%,占美国FDA通报农食产品总数的9.4%,较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被拒绝进口的农食产品以蔬菜水果和烘焙产品居多(

 

 

图6 2022年前三季度美国FDA拒绝进口的中国农食产品种类分布从拒绝原因上看,有32.8%的产品因涉及“含污秽的、腐臭的或腐烂的物质,或不适于食用”而被拒绝进口,主要是蔬菜水果(111批次)、烘焙产品(29批次)和水产品(24批次);有16.9%的产品因涉及“含三聚氰胺或其类似物”而被拒绝进口,主要是烘焙产品(45批次);还有16.9%的产品因涉及“进口商不符合外国供应商验证程序(FSVP)要求”而被拒绝进口,15.5%的产品因涉及各种标签问题而被拒绝进口(注:同一批次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拒绝原因)。

从拒绝进口的具体产品上看,被拒绝进口最多的产品是真菌类产品111批次(含香菇、金针菇、银耳、木耳等),其中有43.2%因涉及“含污秽的、腐臭的或腐烂的物质,或不适于食用”而被拒绝进口,25.2%因涉及“含李斯特菌”而被拒绝进口;其次是(红)枣产品,有56批次,其中有96.4%因“含污秽的、腐臭的或腐烂的物质,或不适于食用”而被拒绝进口,另有3.6%因“含化学农药残留”而被拒绝进口。

在医疗产品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美国FDA共通报拒绝进口医疗产品5178批次,与上年同期(5180批次)基本持平,占美国FDA总通报数的43.0%,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9.6个百分点。其中,中国被美国FDA拒绝进口的医疗产品共1089批次(医药品95批次、医疗器械994批次),同比减少11.7%,占美国FDA拒绝进口医疗产品总数的21.0%,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中国被美国FDA拒绝进口的医疗产品中,含冠状病毒相关产品(检测/分析设备、核酸试剂等)231批次、各类口罩(防护口罩、医用口罩、N95口罩等)22批次和酒精14批次。

从拒绝原因上看,93.8%的医疗产品因涉及各种注册问题而被拒绝进口,如“药品或器械未在510(j)要求的列表中,或未提供510(j)或510(k)要求提交的通知或其他信息”“负责产品生产、制备、宣传、合成或加工的机构未按期注册”和“器械与已上市合法器械为非实质性等同或510(k)未备案”等,分别有57.0%、49.0%、44.7%涉及以上三种注册问题而被拒绝进口;还有8.6%的医疗产品因涉及标签问题而被拒绝进口,如“标签缺少使用说明”和“标签未标注生产商、包装商或分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注:同一批次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拒绝原因)。

(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来源于美国FDA官网,收集于2022年10月8日;

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来源于本网《2021年前三季度TBT通报和欧美召回情况》)

【欧盟】

2022年前三季度,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发布3274例食品安全风险通报,同比减少1.9%。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被通报265例,同比增加25.6%,占欧盟RASFF通报总数的8.1%,较上年同期增加1.8个百分点。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农食产品126例,同比增加24.8%,占中国被通报产品的47.5%。另外还有食品接触材料128例,饲料11例。

在农食产品方面,欧盟RASFF通报中国最多的类别是“水果和蔬菜”(24例),此类产品的通报数占中国农食产品被通报数的19%。毒死蜱、氧化乐果和吡虫啉等农药残留超标是前三季度中国产水果和蔬菜被通报的主要原因,约有58.3%的水果和蔬菜类通报涉及该项原因。除水果和蔬菜外,香料和茶叶等许多农食产品也是因农药残留超标而被通报。前三季度共有43例农食产品涉及农药残留问题。

其次,因感染致病微生物而被通报的农食产品也有所增加,前三季度共有17例农食产品因含有致病微生物而被通报,涉及的致病微生物主要为沙门氏菌。除以往频繁通报的辣椒粉外,中国出口瑞典的冷冻小龙虾也多次因为感染利物浦沙门氏菌而被通报

 

 

 

2022年前三季度通报中国产农食产品最多的国家是西班牙,其次为荷兰和德国。西班牙前三季度提交的22例中国产农食产品通报中,有21例是在边境管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其中将近一半(9例)的通报原因为健康证书有误或未获得欧盟授权等文件或程序性问题。

 

 

 

在食品接触材料方面,通报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制品最多的国家为西班牙和波兰,两国通报的食品接触制品主要为塑料制品。含有竹、玉米、小麦纤维等天然材料成分的塑料制品依然是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制品被通报的首要原因。2022年前三季度被通报的中国食品接触材料中,46.1%是因为该原因被通报。其次,因初级芳香胺迁移而被通报的食品接触制品通报数也有所增加,前三季度共有26例餐厨具因初级芳香胺迁移而被通报,远高于上一年同期的14例。

此外,9月有1例储藏罐因壬基酚迁移而被德国通报,这种迁移物质在RASFF通报案例中较少出现,容易被企业忽略。

(2022年数据来源于欧盟RASFF官网,收集于2022年10月10日;

2021年数据来源于《2021年前三季度TBT通报和欧美召回情况》)


*注:

1. 按照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第2.9.2条的要求,只要各成员拟议的技术法规不存在有关国际标准可参照,或拟议的技术法规中的技术内容与有关国际标准中的技术内容不一致,且该技术法规有可能对其他成员的贸易有重大影响,则各成员即应“通过秘书处通知其他成员拟议的法规所涵盖的产品,并对拟议的法规的目的和理由作出简要说明”。WTO秘书处通常会将各成员发出的这种简要说明通知以一个固定格式表格的形式派发到其他成员,这个表格就是TBT通报。TBT通报作为WTO最官方和正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布渠道,是体现WTO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方向和趋势的重要文件。

2.“一带一路”成员单来源于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一带一路网”中的“各国概况”,截至2022年3月23日,中国已与149个国家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十国。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