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开启找“馅饼”模式
作者:发布时间:2016-05-13 09:26:50来源:中华工商时报浏览次数:740
■近两年来,"中国制造"一笔笔巨额海外并购不断刷新纪录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中国制造业的薄弱环节,必须在参与全球制造业资源整合中得以解决
“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日本东芝的经典广告旋律,至今仍然留存在很多中国老百姓的记忆里。这个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的日本家电品牌,将换“东家”了!
日前,中国大型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和世界500强之一的日本老牌企业东芝,同时对外宣布“联姻”:美的集团将以大约537亿日元(折合4.7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东芝家电业务80.1%的股权。
更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近期纷纷出海并购,拓展全球版图。“中国制造”能从国际并购中获得什么?“中国制造”的全球战略又如何借此展开?“中国制造”深度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将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海外并购又一“大手笔”
根据美的和东芝的协议,美的将收购东芝的家用电器业务即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TLSC)80.1%的股权,而东芝将保留19.9%的股权。收购后将继续在东芝品牌及TLSC公司名称下开发、生产和销售白色家电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吸尘器及其他小家电。
从协议看,美的将获得东芝品牌40年的全球许可,获得超过5000项和家电相关的专利,并被授权使用由东芝持有的其他家电相关的专利。
这笔交易值不值?
家电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认为,预计2015财年,东芝白色家电业务营收20亿美元左右。在日本本土市场,东芝白色家电产品市占率保持在前三或前四的位置,加上40年的品牌全球授权使用及5000项专利转让,美的付出这个价格是值得的。
在谈及为何出手收购时,美的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3月30日说:“今天对美的来说,是企业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美的现有强大的家电以及暖通空调业务基础上,东芝家电家喻户晓的品牌、优秀的团队和先进的技术将会显著增强我们在日本、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为何东芝家电这家日本老牌企业,要出售给一家中国公司?刘步尘认为,交易涉及东芝目前亏损严重的白色家电业务子公司“东芝LifeStyle”,对传统上实力很强的日本家电企业来说,现在面临的是“亏损不出奇,盈利才是新闻”的困境。“日本家电的没落不是技术与产品的没落,而是管理模式及市场观念的没落。”他说。
收购前,这两家企业的合作由来已久。据美的公司介绍,双方合作经历多个阶段:从1993年至1998年,美的纯粹引进对方技术;1998年至2004年,美的收购东芝部分中国企业股份、继续展开商用空调新项目技术合作;在2004年至2014年间,双方在压缩机空调方面互相持股,并强化了制造品质技术合作、原始设备制造(OEM)业务合作、空调核心技术的合作与联合开发等。
可以说,20多年间,美的不断扩充自己在压缩机、小家电、变频器等领域的实力,并最终通过收购获得东芝家电的产品技术、海外市场渠道以及人才等全球优势资源,以更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实施全球化战略。
“东芝家电和美的的优势互补将在产品组合、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效率方面发挥显著的协同效应。美的计划将在品牌、技术、营销和团队方面继续投资,以充分实现此业务的潜力。”双方在合作公告上说。
从“陷阱”到“馅饼”
无独有偶,今年1月15日,中国另一家电巨头海尔宣布与美国通用电气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同时,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将整合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通用电气将从海尔获得54亿美元的现金对价。
青岛海尔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通过销售网络互补、细分市场拓展、新产品开发和提升议价能力等方式实现收入协同效应,通过提升采购规模优势、提升质量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实现成本协同效应。
根据青岛海尔初步测算,交易完成后,通过实施一系列整合措施,可为海尔带来近100亿元的协同收入,并在5年内逐步释放;还有超过10亿元的协同成本节约,预计在3年内逐步释放。协同收益将主要聚焦在冰箱、洗衣机、灶具、空调等产业线。
帕勒咨询公司董事罗清启认为,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外部环境和僵化的内部管理制度影响,一些国外家电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缓慢;另一方面,近20年来,中国和韩国家电企业崛起,不断挤压和挑战欧美日传统家电企业,他们最后不得不放弃这块业务,全球家电业主力军正从欧美日转向中韩。
实际上,不仅仅是家电业,近两年来,“中国制造”一笔笔巨额海外并购在不断刷新纪录。2015年3月22日,中国化工宣布将以71亿欧元收购全球五大轮胎生产商之一的倍耐力大部分股权。7月1日,中国化工收购倍耐力的交易获得了欧盟反垄断审查机构的批准,双方最终于8月11日完成交易。收购完成后,中国化工拥有乘用胎的高端品牌,同时亦将与倍耐力一起整合旗下的工业用胎业务。
2014年10月,联想集团发布公告称,已经完成29.1亿美元收购谷歌旗下摩托罗拉移动的交易。2014年5月8日,上海电气与意大利国家战略基金FSI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出资4亿欧元向FSI收购意大利燃气轮机生产企业安萨尔多能源公司(AEN)40%的股权。这项收购完成后,上海电气成为AEN唯一具有产业背景的股东。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路谷春表示,2015年,中国企业战略投资倾向于执行外延式的增长策略,更注重追逐技术、品牌。“2015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40%,相信我们将在未来几年会持续看到这样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大型跨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在中国制造已经完成的海外并购中,很多国外的品牌、团队、独立运营权都得以保留。十多年间,从TCL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到当前的密集并购,中国企业的国际收购战略也发生了变化。
“十多年前很多并购,中国企业还没有太多经验。收购之后,希望马上就施加自己意志,改变对方企业,结果可想而知。”刘步尘说,而现在的收购能够实现更好的文化融合,避免“溶血反应”。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收购完成后,后者的经营状况比原来还要好。“中国企业出海并购正从风险巨大的‘陷阱’变为各方共赢的‘馅饼’。”
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
“美的”再知名,也仅限于中国本土市场;“东芝”则代表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日本品牌。虽然前者市场规模已远超后者,但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科技水平,中国制造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尚存差距,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
中国制造业正努力从技术上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在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缺乏技术优势和自主品牌影响的中国家电产品占有国际市场份额少。这一直是我国家电企业“走出去”的弱项。随着我国家电制造产业链日臻成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市场规模和资金能力,现在有能力通过国际并购来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和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日本“再兴战略”等战略措施不约而同出台,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巨头迈向全球,更需要加强产业上的全球布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以期在全球制造业新的竞争形势下,通过强强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中国制造业频频走出去有其内生动力。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根据去年9月由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止到2014年底,在所有中国对外投资门类中,按照投资存量规模排名,制造业排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之后,只位列第五。张建平认为,这跟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是不匹配的,中国制造业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必须要在参与全球制造业资源整合中得以解决。
“娶了‘洋媳妇’,成为跨国公司后,中国企业可以在全球市场上进行人力资本、品牌和营销网络的整合,同时在供应链管理、质量标准和控制等方面向国际水准看齐,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张建平说。
这个过程同样是全球共享中国制造业发展成果的过程。张建平认为,以前中国制造业更多是为发达国家品牌做配套,为人家打工做贴牌,但以后会逐步形成以中国品牌、中国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生产网络,形成一个比现在更加多元化的全球生产体系和网络。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将不仅能向全球提供更优质产品,也会给很多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张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