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河北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高级搜索
选择分类:
关 键 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速递 > 国内资讯

关于河北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作者:发布时间:2021-03-15 10:47:04来源:河北日报浏览次数:795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单宝风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河北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在大战大考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工作安排,扎实推进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深入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三六八九”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三创四建”和“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有效发挥了首都政治“护城河”重要作用。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全面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加强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迅速建立抗疫指挥体系,果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强化防疫物资生产调拨,迅速实现基础防护产品省内自主供应。率先实现县级核酸检测实验室全覆盖,对重点群体应检尽检,对所有确诊病例应治尽治,用37天实现本地日新增确诊病例为零,用76天实现本地所有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创新“三个关口前移”,筑牢“三道防线”,强化与京津及周边省(区、市)联防联控联动,全力支持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风险排查处置和市场保供,为首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积极贡献。服从服务全国抗疫“一盘棋”,先后派出1100人组成的9支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和神农架林区,积极支持西藏阿里、新疆巴州抗击疫情。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面落实国家纾危解困政策,出台支持复工复产的一揽子政策,成立工业经济发展、商贸流通文旅业发展2个协调组和用工用能等6个服务组,搭建3个服务平台,对企业和项目建设实施精准包联帮扶,全力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省经济运行全面恢复、回升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9%,比一季度疫情暴发时回升10.1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我省部分地区再次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以坚决果断措施切断疫情传播渠道,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对已确诊病例及时科学诊治,实施分区分级科学管控,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

(二)“六稳”“六保”有力有效。居民就业总体稳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城镇新增就业85.9万人、超过计划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6%、控制在4.5%的计划目标以内。金融形势整体稳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和13.4%,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271亿元。外贸外资逆势增长。落实国家和省稳外贸稳外资措施,成功举办廊坊经洽会,冀中南智能港中欧国际班列实现图定化运营,京津保国际智慧港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国际班列顺利开行,实施“金融护航”“信保护航”“法律护航”“线上护航”稳外贸专项行动,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0.2%、6.4%和7.3%,分别高于年度计划5.2个、3.4个和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回升。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省项目立项办理时限普遍压缩一半以上。开展“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加大“两新一重”领域投资力度,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852亿元。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705元/月和5452元/年。加大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力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低于计划目标1.4个百分点,发放价格补贴惠及困难群众2188万人次。市场主体恢复发展。阶段性减免缓社保费,降低企业用电以及非居民用气、物流成本,疏通原材料、资金、劳动力等“断点”“堵点”问题,为企业减税降费超过1500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92.9万户。粮食能源供应安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583万亩,总产量759.2亿斤,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连续4年获得国家优秀等次。落实采暖季气源129.9亿方,地方政府储气能力达到28.86万水立方,电力总装机新增1700万千瓦,迎峰度夏和采暖季等高峰时段能源保障有效落实。产业链供应链有序畅通。实施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行动,支持12大重点产业、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推动工业企业进区入园集聚发展,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增加值分别增长15%和13.7%。基层财政平稳运转。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超过计划目标1.3个百分点。争取新增政府债务限额2268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争取抗疫特别国债398亿元、居全国第2位。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非刚性支出,建立健全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推动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8.5%,重点民生支出增长超过14%。

(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河北“两翼”战略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意见,京冀、津冀战略合作协议扎实推进,协同发展中期目标如期实现。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扎实推进,津石高速建成通车,京沈高铁京承段开通运营,“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43个重点承接平台发展提速,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工作实现新进展。北京市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协同发展“1+5+12”规划体系基本构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京冀联合管委会和综保区获批设立。“三区一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提高到59%左右。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深入落实“1+4+26”规划体系,4个重点片区控详规获批,5个外围组团规划完成编制,实现“一主五辅”全覆盖。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京雄城际和雄安高铁站开通运营,京雄高速、京德高速一期工程主体建成,白洋淀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部分达到Ⅲ类水,“千年秀林”和雄安郊野公园建设顺利推进,雄安新区防洪工程稳步实施,中国(雄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6倍,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建设局面。冬奥会筹办顺利推进。北京冬奥会场馆和配套设施76个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冬奥测试活动顺利举办。张家口首都“两区”建设顺利推进,张北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冰雪产业园区企业聚集加快,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较上一雪季同比增长22%。

(四)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13.59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落实后续帮扶措施,632个扶贫产业园区全部建成,搬迁安置区实现配套产业园区和基层组织全覆盖,建立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做法在全国推广,东西部扶贫协作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千企帮千村”行动实现贫困村村企结对帮扶全覆盖。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上首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1073个空置率50%以上的“空心村”完成治理任务。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有力。扎实推进金融风险处置化解,154个一般性风险点全部销号,我省处置金融风险工作获国务院肯定。深化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森林草原防火等专项整治,全省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污染防治精准推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会战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双代”工程改造360.3万户,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3.5%,达到年初计划要求。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10.8%,超过计划7.8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降幅完成年度任务。扎实推进水、土壤污染治理,全省重点河流74个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提高到67.6%,完成营造林882万亩。

(五)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力加效。加快实施千项技改工程,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数量同比增长61.3%。持续开展“工业设计+”行动,新培育企业工业设计中心95家。全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推动1万余家工业企业上云,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园)区7个。重点行业去产能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压减退出炼钢产能1401万吨、平板玻璃840万重量箱、焦炭220.6万吨,关闭退出煤矿20处、退出产能783万吨,淘汰关停小火电机组16台、55.1万千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亮点增多。制定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20项专项行动,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30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壮大,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823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预计提高到1.7%。服务业新业态成长壮大。研究制定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意见,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发展,探索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实施智慧物流专项行动计划,网络教育、网上医疗等在线经济快速发展,一部手机游河北平台“乐游冀”上线运行,规模以上生产性租赁、节能环保等服务业新业态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7%和12.4%。

(六)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加快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出台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意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办税“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不低于涉税事项的90%,成为全国第5个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域覆盖的省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类投资、核准类和备案类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从80、68、65个工作日压减至60、53、50个工作日以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资源型产品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扎实有效。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港口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沿海地区经济指标好于全省水平。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总体方案确定的98项改革试点任务有效实施率达82%,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开发区营业收入预计增长8%左右。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敬业集团成功收购英国钢铁公司资产,德龙钢铁印尼项目顺利投产。

(七)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围绕“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大力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托育两个专项行动,全省城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部署建设省级托育服务试点60家。围绕“学有所教、幼有所育”,圆满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共回收配套幼儿园1391所,新增幼儿园1498所;落实高职扩招27.3万人,培育建设62家产教融合型企业,9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围绕“病有所医”,加快建设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北医三院崇礼院区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一批试点;253家二级以上医院与2391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覆盖所有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围绕“住有所居”,改造老旧小区1941个,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92个,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6.01万套。围绕“劳有所得”,研究制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工作举措,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7+1”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北运河廊坊段局部实现旅游通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20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年度任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经过一年来艰苦卓绝的努力,全省经济恢复发展情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强于周边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6个、1.9个、3.2个和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领跑北方地区、位居全国第4。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必须倍加珍惜,切实把我省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好、发展好。

2020年是我省“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顾过去五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成功抵御了各种风险挑战,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急事。经过五年持续奋斗,全省“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出新的一大步,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不强、营商环境仍需改善等问题依然存在,民生领域还有短板,特别是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运行短期波动加剧,我省绝大多数经济指标一季度大幅下滑,经济增速直到三季度才由负转正,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与年度目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地区生产总值低于计划目标2.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接近完成计划目标,服务业增加值低于计划目标4.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2%和-2.2%,低于计划目标2.8个和11.2个百分点。每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4%,低于计划目标2.9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等指标完成情况差距较大。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树牢信心、攻坚克难,推动经济持续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一)总体要求

做好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办好“三件大事”,持续巩固拓展“三大攻坚战”成果,科学精准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认真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大力实施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沿海经济、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大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设置2021年计划指标体系、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需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要正确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给侧,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始终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正确处理好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要找准河北在国内大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到国内国际双循环“一盘棋”,使国内国际市场更好连通、相互助益。要正确处理好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的关系。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扫除阻碍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在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中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做足做好应对更多逆风逆水外部环境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推动全省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二)主要目标

2021年计划指标体系和目标设置,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要求,充分衔接全省“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和目标要求,共设置七大类26项指标,分别为:

——综合实力类。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

——创新发展类。研发经费增长率为10%,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000亿元,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到1.62件。

——协调发展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5%左右。

——绿色发展类。地级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3%以上,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1%,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每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2%,每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2.7%。

——开放发展类。进出口总值增长5%,出口总值正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左右,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8%左右。

——共享发展类。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安全保障类。粮食总产量759.2亿斤,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三、2021年重点工作

做好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紧紧围绕新发展格局来展开,齐心协力谱写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复工复产,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精准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抓好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工作。盯紧口岸入境人员排查防控,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物品和汽车零配件等检验检疫力度,强化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防控,严防人、物交叉感染和传播。严格“三道防线”查控,全面落实京津冀联防联控机制,加强进京车辆、人员查控,坚决拱卫首都安全。迅速精准处置突发疫情。综合运用公共卫生、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抓好排查流调和监测预警,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严格隔离管控和控制风险,科学开展医疗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及时主动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密切跟踪网络舆情,快速处理不实信息,消除恐慌情绪。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摸排和精准建档立卡,有力有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加强防控物资和技术储备,加快推进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优化医疗资源和救治力量布局,加快构建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

全方位推进复工复产。充分发挥政策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用工和人才支撑平台功能,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复工复产和纾困解难政策,延续执行去年出台且在有效期的惠企政策,做好宣传解读,便于企业应知尽知、用足用好。发挥好政策服务、工业运行、物流运输、经贸合作、用工用能、创业创新等六项既有工作机制作用,主动对接企业,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用工、运输、资金、销售等方面问题,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和达产达效。

(二)有力有序推动“三件大事”,力促协同发展取得更大突破。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

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组织实施好京冀、津冀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曹妃甸、芦台·汉沽等共建园区发展。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京唐城际、石衡沧港城际等铁路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深化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重大生态工程,筑牢京津生态屏障。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京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我省延伸。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协同发展,推进7方面23项先行启动重点事项率先突破。抓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争取综保区尽快封关运行。

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承接功能疏解。对接落实疏解项目清单,完善新区承接疏解布局,优先搞好公共服务配套和用地保障,推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项目建设。坚持开放式建设、市场化运作,科学把握建设时序,统筹实施启动区、起步区和容东、容西、雄东、雄安站枢纽片区等组团开发,开工建设雄商高铁、雄忻高铁、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确保京雄、京德和荣乌高速新线一期建成通车,突出抓好96个续建项目和一批新开工项目,推动新区尽快见雏形、出形象。加快雄安新区防洪工程建设,强化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淀区水质全面达到Ⅳ类水和局部Ⅲ类水标准。完善支持政策。推动国家部委尽快出台科技创新、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第二批配套实施方案,同步制定省内落实方案,稳妥有序推进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创新试点。

统筹推进冬奥会筹办和张北地区发展。落实“四个办奥”理念,完善优化冬奥场馆及配套设施,圆满完成冬奥测试活动,全方位做好赛事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场馆化水平。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提升张家口冬奥城市知名度。抓好张家口首都“两区”建设。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加大冰雪运动普及力度,支持张家口建设国家冰雪产业基地和国家冰雪运动基地,把冬奥机遇转化为冀北经济发展新动力,努力交出“两份优异答卷”。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打好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创新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做强重点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深化“万企转型”行动和千项技改工程,实施一批核心竞争力提升、工业强基项目,加快对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改造升级,支持京车造车基地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推动石化、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质量强省建设,推动标准、质量、品牌、信誉联动提升。加强对新增入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档奖励,促进小微企业“小升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12大重点产业、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升开发区发展能级,实施工业企业“四个一批”,推进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深化包联帮扶。全面落实惠企利企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强化用工、用地、用能精准支持,切实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产业集群。加强与京津产业链创新链配套,抓好30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张家口怀安、唐山开平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石家庄、秦皇岛、衡水等康复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加快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打造千亿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链。抓重点企业。滚动实施200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培育支持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抓数字经济。支持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精心办好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现代综合运输和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公铁空水多式联运和冷链物流、应急物流、智慧物流,引进国内外物流快递、供应链领军企业在我省布局建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域管理总部、结算中心和分拨中心,支持石家庄争列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着力发展服务业新模式。积极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推进石家庄、保定高新区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建设,鼓励云仓、城乡共配、网络货运平台等发展,支持大健康、云服务、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快发展。推动服务业与一产二产融合发展。推进全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抓好省级企业试点建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综合服务提供商。

(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强化需求侧管理,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循环,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重点领域投资。超前谋划一批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公用设施等城市更新项目,大力推进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实施一批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项目,切实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开展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升级加力行动,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协调解决资金、环境容量等瓶颈制约,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提高投资服务效能。落实三级领导包联机制,推行“虚拟审批”“并联审批”模式,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破除民间资本准入门槛,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和扩大民间投资,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促进消费提速提质。传统消费扩规模。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消费政策措施,组织汽车下乡活动,加强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和优质工业品下乡渠道,稳定房地产和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支持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商超等行业开展多种形式促销活动,稳定大宗消费基本盘。新兴消费育热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业态创新,有序扩大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线上消费,推动家政服务、养老托育、体育健身、文化旅游等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全年新建80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改善环境强信心。推动特色风情街区建设,加快重点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各设区市培育1个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加强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体系建设,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完善重要商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市场监管,营造高品质消费环境。

(五)强力实施创新河北战略,加快催生新发展动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

抓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提升计划,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制度,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科技领军企业,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家。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升计划,打造科技企业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培育催生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抓创新平台创建。对接京津创新源头,深入实施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开展创新型城市创建活动,规划建设高水平中试基地,联合建设技术协作创新平台,培育建设一批实体化、国际化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新建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抓创新生态优化。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在生命健康、电子信息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快建设雄安新区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应用示范高地和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用好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打造京津科技成果集中承载地,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000亿元。加大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军令状”和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制度,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稳定粮食生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重要农产品产能建设。全力守住“米袋子”。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开展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田间渠系配套,推广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新建高标准农田390万亩,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切实拎稳“菜篮子”。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培育建设一批优质设施果蔬供应基地,扶持一批中药材、食用菌等种植基地和生猪、蛋鸡等养殖基地,生猪产能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11个产值超50亿元农产品加工示范集群建设,打造一批中央厨房加工企业,全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22∶1。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打造“冀产农产品”整体形象,开展全方位品牌设计包装,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推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全链条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开展村庄规划编制,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提升村容村貌,新建美丽乡村2000个。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升扩面,继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建设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试点工程,完成30%以上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辛集、南和等4个国家数字农村建设试点,建设15个省级试点。积极稳妥推进“空心村”治理,完成631个农宅空置率30%—50%“空心村”治理。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下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持续加强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规范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

(七)加快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深化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着力优体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主动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强化环首都核心功能区、沿海率先发展区、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和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四区”联动发展。着力强支撑。深化产城融合发展,每个设区市谋划建设1个现代化中央商务区,培育一批纳税亿元楼宇。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专项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着力创标杆。积极支持冀中南地区争列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支持迁安、固安等开展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加快建设4个设区市主城区和12个县(市、区)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全年培育发展特色小镇150个。着力提品质。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支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发展,推进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支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港口优化提升,有序推动秦皇岛港转型升级,支持唐山市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壮大发展临港产业,积极争取旭阳石化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富海唐山石化多元化原料制烯烃、渤海新区国家绿色合成材料基地等事项获得国家支持,支持沧州大化PC等项目加快建设、津西钢铁等减量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沿海三市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县城扩容提质、城镇品质跃升工程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支持一批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蓝色经济”项目建设,力促沿海三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高。

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研究制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全国百强县培育工程。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域特色经济及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集聚发展,力争建成营业收入超五百亿元开发区23个,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县域特色产业集群4个。打造美丽县城,支持县城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提级扩能,完善雨污分流、老旧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每个县除县城外再培育1—2个中心城镇。

(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改革开放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

蹄疾步稳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立健全“放管服”改革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五级N同”,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省内跨地区通办,推动更多事项实现京津冀跨区域通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分层分类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年内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运用,抓好4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宅基地改革试点,促进农村产权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交易。着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落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三年行动方案,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人力资源、科技成果、数据等要素交易平台,制定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管理办法,完善失信行为认定、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在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推出一批改革举措。实施民营企业“百千万”工程,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稳定外贸基本盘。加大外贸骨干企业扶持力度,组织举办线上线下贸易促进活动,加快提升各类开发区产业水平、亩均效益,抓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建设,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利用RCEP协议、中欧投资协定,拓展与东盟、日韩和欧洲的贸易投资合作,实施口岸助力外贸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口岸服务能级。推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以落实河北总体方案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创新,促进优势外向型产业集聚,加快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加速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和试验田。提升利用外资规模水平。实行重点国别主题云招商活动,谋划筹办跨国企业河北行等线下招商推介,加强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联系服务,抓好重大经贸合作签约项目落地跟踪督导,推动资金早到位、项目早落地。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德龙钢铁印尼钢厂等稳定运营,力促长城汽车泰国工厂、新大东越南纺织厂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与此同时,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海南自贸港等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持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拓展蓝天保卫战成果。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加快推进重点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协同治理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完成冬季清洁取暖扫尾任务,强力推进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退后十”行动。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做好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推进重点河流(段)环境治理攻坚,加强工业污水减排管控,深化渤海综合治理,全力打造良好水环境。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推行农用地分类管理,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持续实施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全省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提升。

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推进尾矿库复绿。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整治,支持农村生活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工程建设,依法有序关停自备井,实施全民节水行动,加快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坝上、沿渤海、环首都生态廊道,实施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全面实施林长制,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林地产出效率,全年完成营造林600万亩。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加快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工程,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严控高耗能行业违规新上项目,加快解决“城中有钢”“城中挖煤”“火电围城”等问题。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对产业园区实施绿色化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等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持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积极争列新一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示范试点。

(十)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风险预警监测和防控应对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内外部冲击的能力,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抓好种源安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增强种业企业综合竞争力。认真落实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时启动托市收购,扩大收储能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研究制定新增政府储备落实方案,全面开展粮食企业最低库存量核定,基本形成省级储备与市县储备、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原粮储备与成品粮应急储备互为补充的储备体系。提高粮食储备管理能力,探索建立轮换吞吐协调机制,确保粮食供给安全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

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省内煤矿机械化装备和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全省电力总装机达到10600万千瓦、煤炭产量48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3350万吨。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承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支持张家口、保定、邯郸联合申报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争取张家口建设国家氢能示范城市,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增加区外资源调入,确保邢和铁路建成投运,争取晋陕蒙等地区增加外来优质合规煤炭和稳定长期区外送电,积极争取三大油主渠道气源供应,全省天然气管输能力达到1.3亿方/日以上。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金融风险。加快重大金融风险点处置化解进度,稳妥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清理整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控政府债务。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健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督促政府债务高风险地区制定落实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和应急处置预案,稳步做好暂付款风险预警防控,抓好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存量和严控新增工作,确保基层财政持续平稳运行。稳妥防范化解国有企业经营和债务风险。维护新兴领域安全。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和依法依规发展,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应急救援、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严防危化、矿山、交通、消防等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三基”建设年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与此同时,突出抓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

(十一)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在民生热点痛点难点上精准施策,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关键要害处靶向发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全面推进健康河北建设。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等2所医院纳入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试点中心建设,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2所达到社区医院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组织推进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新建300个国医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抓好就业社保价格工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就业服务专项行动,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开展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和兜底帮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强化对灵活就业、共享用工等新业态就业服务,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进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市场调控,保障市场供应,强化市场监管,稳定市场价格。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加大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力度,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三个圆满收官”、建党100周年等重大现实题材,组织创造一批优秀影视文学和舞台艺术作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高标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办好第六届全省旅发大会。编制出台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推进北运河旅游通航和南运河全线通水。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与此同时,聚焦民生短板领域持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全力为人民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