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区域合作 共结发展纽带
作者:发布时间:2021-03-23 16:34:01来源:国际商报浏览次数:813
疫情给贸易、投资、人员跨境流动带来的影响正在冲击数十年来亚洲区域经贸融合发展成果。3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中的“开启区域经贸合作新篇章”主题研讨上,与会的中外嘉宾指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将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复苏,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韧性和可持续性。
“RCEP不仅会惠益亚洲,还会惠及世界,RCEP将是实现开放整合的亚太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泽田康幸指出,在疫情发生之前,亚洲地区已经呈现更加强劲的区域合作和经济整合趋势,但疫情打乱了区域贸易、投融资和旅游等领域的稳定合作步调,区域内的非关税措施也有所增加。而RCEP可以进一步促进本区域的贸易发展、强化区域生产网络的构建、推动监管政策更趋协调,原产地原则的统一还可以帮助降低RCEP成员间的出口成本。通过签署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亚洲可进一步拥抱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各成员间的经贸合作。
基于医疗设备、电子商品等全球需求的飙升,亚洲地区的出口出现反弹,进口也有所增长。泽田康幸表示,全球出货量、包装指数、沿途到港停靠等数据均显示,最近几个月亚洲的贸易增长速度可能高于预期。但他同时强调,疫情还未结束,要警惕可能出现的二次衰退风险对亚洲贸易稳定增长的影响。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全球化进入下半场,区域贸易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在区域贸易发展中,如美墨加协定等自贸协定具有高标准、一揽子、排它性特征,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达不到相关要求,而RCEP的成员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还有最不发达国家,其构建的是一个包容、开放地区主义、渐进生态型的自由贸易区。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金兴钟认为,疫情在给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区域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保障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稳定,需要让生产更靠近需求,使零部件供给更多元。在此背景下,可以拥有高科技水平或大规模市场的国家为主,在亚洲、欧盟、北美建立众多的区域供应链。
实际上,中国正在积极参与推动区域化,并着眼于三个方面的开放。张燕生具体指出,一是努力推动市场开放,推动非关税措施的取消,以贸易便利化提升服务业的市场准入;二是努力推动制度开放,以高标准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的商谈签署,推动建立国际高标准市场经济规则和体制;三是积极推动创新开放,在科学技术、人才创新、开放创新、开放共享、开放合作等方面不断推出新的开放举措。
区域经贸合作的新篇章已经开启,张燕生强调,要在区域经贸合作中继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开放,继续推动区域贸易投资的前行,继续推动数字的全球化、服务的全球化、人文交流的全球化。要避免“萨缪尔森陷阱”,区域经贸合作要探索构建互补和共享型的贸易和投资产业结构,持续推动开放合作,不搞赢者通吃。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要在推动市场开放、制度开放、创新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营造区域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多位专家还提及了疫情下数字经济的提速发展。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快,数字经济的崛起促进了数字贸易规则谈判的加速。金兴钟认为,数字技术在防疫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平台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全球市场的一体化,数字技术、软件设计、其他数字服务将会成为新的价值链的核心。
泽田康幸表示,疫情期间数字化加速发展,数字化在支持经济强劲恢复方面的潜力十足,并建议亚洲改善投资环境,利用投资协定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抓住目前的数字化转型机遇。他提示,要关注数字化发展对传统业态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可能诱发的风险和挑战。比如隐私和网络安全的问题、税收套利等税收漏洞问题、反竞争行为等,“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相关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风险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