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工作要点》
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市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全会、市“两会”和省工业和信息化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构建“4+4”现代产业和“四种类型经济”,聚焦“运行监测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工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壮大、两化融合赋能、绿色制造体系”六个重点,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工业量的持续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努力构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开创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工业运行指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新增规上企业120家。
(二)工业投资指标: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5%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5%。
(三)民营经济指标:力争县域特色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聚焦运行监测帮扶,着力提升发展支撑力
1.切实稳增长保运行。坚持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两手抓”、“两促进”,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促进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做好主要指标的预测,明确预期目标、夯实责任,坚持工业经济运行一月一调度,强化监测分析,及时做好工业运行中趋势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研究分析和预警监测,促进全市工业稳定发展。
2.抓好企业精准帮扶。持续深化“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进一步加大精准服务企业力度,筛选一批重点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科学精细制定专项方案,扎实细致做好基础工作。创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强化问题解决跟踪问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评估《石家庄市减轻企业负担管理办法》,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3.狠抓新增规上企业培育。落实《关于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切实的支持政策,鼓励应统尽统、尽早入统。建立小升规拟培育企业库,对入库企业实施动态管理、重点监测,指导县区实施“一对一”帮扶,积极推动新增入统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新增目标任务,为全市工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4.统筹防控物资和复工复产。加强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储备,及时优化市级储备库品种规模。加强医疗机构和县级储备衔接,建立储备物资台账。督导承储企业加强储备物资的收储、调运管理,动态掌握储备物资情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效应对疫情助力企业发展若干措施》,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二)聚焦产业提质增效,着力调整优化结构
5.加快编制专项发展规划。全面对接和吸收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精神,坚持问计于企,广泛征求意见,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加快编制完善“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民营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入谋划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6.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做大做强光电显示、通信设备产业,培育壮大卫星导航、集成电路、大数据等新增长点,逐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成为我市最具活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抓好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对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和企业加强引导、培育。对省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省信息消费体验中心企业建设加强督导,力促如期完成建设。
7.促进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和品牌优势培育优势产业链,支持医用防护、诊疗检测、康复辅具等行业加快发展,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集聚化发展,大力支持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新兴产业集聚能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抓好高新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力争培育形成1个省级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园区和2-3个智能化高端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
8.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重点布局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等领域,逐步形成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结构优化为核心特征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推动智能制造,强化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鼓励支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重点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申报列入国家、省级指导目录、技术改造等工作,培育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9.加快优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支持石钢、敬业全面优化品种质量,支持石炼化、诚信等化工龙头企业发展,提升钢铁、化工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倡纯铸造企业整合集聚发展,引导含铸造环节的企业改造提升。深化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开展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创建活动,开展纺织服装品牌对接交流活动,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品质认知度高、品牌影响力强的优势拳头产品。
(三)聚焦工业转型升级,着力促进产业链稳定提升
10.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深化“千企转型”和“百项技改”,发布《石家庄市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2021-2022年)》,用好市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和绿色制造,滚动实施1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进工业企业进区入园,制定工业园区建设指南,启动淘汰关停、搬迁进区入园、就地改造提升、做优做强等“四个一批”工作。试行亩产效益评价,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11.推进产业链水平提升。围绕5条重点工业产业链,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计划,完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培育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增强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和核心技术的控制力。争取国家和省级工业强基工程项目,补充产业基础短板。
12.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设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服务制造业企业400家以上。举办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石家庄分会场活动。加强“工业诊所”建设,依托“河北省企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行业分领域“问诊”、“巡诊”,力争“工业诊所”数量达到30家以上。
(四)聚焦中小企业服务,着力壮大民营经济
13.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新增5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紧抓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动基地服务能力提升,新增1-2家省级以上示范基地,新增3家以上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14.推动县域产业集群振兴发展。坚持抓龙头、抓配套、抓环境、抓市场,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县域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通报制度,按季度通报县域集群发展指标完成情况,提升各县(市)抓集群工作力度。
15.加强中小企业服务活动。以县域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志愿服务机构,围绕“政策解读、市场营销、数字化赋能、工业设计、品牌建设、精益管理”六大主题,开展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围绕融资、法律、科技创新等企业密切关注的主题,每季开展1场企业服务沙龙系列活动。
16.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与大学、知名培训机构联系沟通,合理安排、精心准备,开展1期“专精特新”企业高管专题培训班,举办1-2期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继续选送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参加领军人才、清华工商管理等培训。积极推动职业经理人培训,年内培训职业经理人1000人次以上。
(五)聚焦两化融合赋能,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
17.完善两化融合政策体系。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步伐,促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出台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18.构建两化融合新生态。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自评估,助力企业找准两化融合发展重点和方向。积极培育两化融合类重点项目,力争培育省级以上试点示范项目5-8个。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以基础设施类、平台系统类等为重点,力争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
19.抓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引导企业加强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工业企业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培育工控安全重点企业,力争新增1-2家省级工控安全试点企业。
20.积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展会服务模式,推进展会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加强线上与线下互动,以会聚智、以会兴业、以会引才,高标准举办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六)聚焦绿色制造体系,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1.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推动工业企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支持鼓励工业企业积极申报省级绿色系统集成专项,创建一批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单位。
22.持续推进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服务。依托我省节能诊断机构对工业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体系开展公益性全面诊断,帮助企业发现用能问题,查找节能潜力,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绿色发展。
23.积极创建节水型工业企业。以工业企业为主体,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在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建材等重点用水行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树立一批行业内有代表性、产品结构合理、用水管理基础较好、用水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节水标杆企业典范。
24.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举措,确保年度工作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在全市重点行业企业料堆场已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严要求严管理,提升工作标准,确保工作质量。加强对工业料堆场的管控,强化督导检查。
(七)聚焦机关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工作效能
25.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
26.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加强机关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抓好突出问题整治整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和规范党务公开工作,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
27.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打造法治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做好法治教育宣传工作。严格依法执政,大力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推进盐业监管执法。加强行政执法公示和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回应市长热线和网民反映问题,促进规范公开权力运行。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改善优化营商环境。
28.深化“双问计”活动。把“双问计”活动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和载体,创新问计形式,认真梳理对上问计事项,列出责任分解清单,压实主体责任,积极跑省进厅,争取资金项目政策支持。围绕提升服务市场主体、工业企业和人民群众保障能力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问计询策,寻求智慧,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29.建设过硬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干事热情,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做好干部选拔任用、轮岗等工作,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和梯次配备。利用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资源,做好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专业化能力。
30.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针对性开展矛盾调处工作,有效化解问题突出的信访案件,有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摸清直属企事业单位现状,健全“五包一”措施,做好矛盾隐患摸排、化解、稳控等工作,确保直属企事业单位的稳定。
3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开展全市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义务,扎实做好禁化武履约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