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河北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高级搜索
选择分类:
关 键 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速递 > 国内资讯

回望2021 展望2022 把脉中国商务重点

作者:发布时间:2022-01-26 14:01:54来源:国际商报浏览次数:444

 1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1年商务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徐兴锋、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陈春江出席发布会,就“一带一路”建设、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自贸试验区发展等2021年商务发展热点进行了解读,并对2022年工作思路进行了介绍。

 

共建“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贡献多

“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表示,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与相关各方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实现了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郭婷婷介绍,2021年,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是贸易畅通迈上新台阶。2021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11.6万亿元,创8年来新高,同比增长23.6%,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达29.7%。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一批海外仓建成并投入运营。首个海外仓供需对接的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海外仓服务在线”正式上线。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5万列,运送14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和29%。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中国与新加坡签署了合作规划,共同举办了2021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

二是投资合作取得新进展。2021年全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384.5亿元,同比增长7.9%,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8%。沿线国家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首次超百亿美元,达11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42.8亿元。“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785.7亿元,占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57.9%。一批“小而美”的减贫、卫生、教育、体育等民生领域援助项目落地见效,援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机制平台得到新提升。中国与相关国家新建8个贸易畅通工作组和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塞内加尔签署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与匈牙利、俄罗斯等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合作机制日益完善,沟通渠道更加丰富。同时,中国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等展会,促进了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

郭婷婷表示,2022年,商务部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为抓手,持续巩固合作基本盘,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优质打造标志性工程,全面强化风险防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首破6万亿美元

四项行动保障2022年外贸巩固提升

“2021年,中国外贸发展成效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有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也为全球经贸复苏作出重要贡献。”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介绍,从国内看,外贸有三大成效:一是有力带动GDP增长。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全年GDP增长1.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0.9%。二是促进稳岗就业。全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56.7万家,直接和间接带动1.8亿人就业。三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重要资源和关键零部件供应,为国内保供稳价、促进各产业上下游畅通运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国际看,中国外贸至少有三大贡献:一是积极支持全球抗疫,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是全球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超过20亿剂。二是有效弥补全球供需缺口,为各国生产和人民生活及时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三是同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中国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要国际展会。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4.1%。中国积极倡导自由、公平、绿色贸易,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是全球经贸复苏的中坚力量。

李兴乾进一步表示,外贸的高速增长有政策、外需、供给和新业态四大动力源:一是政策稳健得力。中国政府极其珍视和爱护贸易市场主体,保持政策连续、稳定、可持续,一系列政策措施稳住了外贸主体,也稳住了市场预期。二是外需逐步恢复。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增加了对中国产品的直接和间接需求,中国的中间品、资本品、消费品出口分别增长27.9%、13.7%和13.1%。三是供给能力强大。中国产业体系完备,配套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强,能够快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了高效合作的地区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了供给优势。四是业态加速创新。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成长,助力外贸逆势突围。

“在去年6.05万亿美元规模、30%高速增长的基数之上,今年外贸形势十分严峻,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李兴乾直言,“我们要充分正视这些困难,更要坚定信心。”李兴乾强调,中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年,外贸发展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与量的扩张相比,将更加注重质的提升。

谈及具体举措,李兴乾表示,商务部把2022年确定为“外贸巩固提升年”,将具体实施四项行动:第一,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进一步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切实抓好外贸领域信贷投放,增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第二,市场多元化行动。充分发挥贸易畅通工作组作用,用好已经商签的自贸协定,办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指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第三,外贸供应链畅通行动。培育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各类平台和载体,持续推动物流畅通、结算畅通。第四,外贸创新提质行动。发挥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带动作用,建设好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促进绿色贸易健康发展。

 

五大抓手促进消费恢复发展

“2021年,消费市场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呈现稳步恢复态势,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徐兴锋表示,从全年来看,消费市场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和亮点:一是创新驱动特点明显,二是智能消费较快增长,三是绿色消费蓬勃发展,四是冰雪消费持续升温。

同时,徐兴锋介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品种恢复较慢,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保持消费平稳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关于2022年消费形势,我们综合研判认为,总体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的态势。”徐兴锋说,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三个“稳”:一是尽管疫情多点散发,但中国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更加精准、科学,稳住了消费预期;二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稳住了消费基础;三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将为消费恢复提供有力支撑,稳住了消费政策。

徐兴锋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在消费促进方面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深化汽车流通领域改革,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规定,扩大二手车流通。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开展家电家具以旧换新。促进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发展。

二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壮大智能、定制、体验、时尚等新型消费。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倡导简约适度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更好发挥进博会、消博会等展会平台作用,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

三是促进城市消费升级。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动步行街高质量发展,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让城市生活更加有品质;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健全社区商业配套设施,让城市生活更加有温度。

四是补齐乡村消费短板。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五是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继续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中华美食荟等活动,指导各地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引资首破万亿元

2022年六方面持续发力稳外资

“我们圆满完成2021年稳外资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陈春江表示,稳外资取得这样的成效,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五个“彰显”:一是扩大开放成效持续彰显,二是稳外资政策效应持续彰显,三是开放平台带动效应持续彰显,四是稳预期稳信心成效持续彰显,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持续彰显。

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以人民币计,中国吸收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1493.6亿元,增长14.9%;以美元计,中国吸收外资1734.8亿美元,增长20.2%,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12.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

“当前,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稳外资工作依然面临较大挑战。”陈春江表示,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今年全球跨国投资难以再实现快速增长。国际产业链重构呈现近岸化、本土化、区域化特点,各国引资竞争愈演愈烈。全球疫情继续影响跨境招商引资活动。同时,国内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价格上涨。

陈春江强调,要看到中国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良好基础,有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有超大规模市场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外商在华投资总体预期良好。“总的来看,我们有信心做好2022年稳外资工作。”

陈春江表示,商务部将主要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进2022年稳外资各项工作:一是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持续发力,二是在完善支持政策上持续发力,三是在提升服务水平上持续发力,四是在强化平台作用上持续发力,五是在加强投资促进上持续发力,六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

 

三大举措加快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2021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自贸试验区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郭婷婷介绍,这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海南自贸港推出了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第一张负面清单,实现了中国服务贸易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这也是中国主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又一个重要举措;二是推动出台了关于推进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等新一批改革创新举措;三是推出新一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四是推广新一批18个“最佳实践案例”,带动了全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13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9.5%。这21个自贸试验区国土面积占全国不到4‰,但实现了占全国18.5%的外商投资和17.3%的进出口,为稳外贸、稳外资作出了积极贡献。

郭婷婷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同构建新发展格局相衔接,发挥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

具体而言,商务部将采取三大举措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一是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出台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二是进一步推进深层次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基础性制度开展深层次改革试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形成更多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推动向自贸试验区下放更多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三是进一步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吸引产业链全球生产要素资源,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更多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